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的基本要求、处置流程、信息记录及培训与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单位进行火警处置。
Title:Specification for Fire Alarm Disposal in Fire Control 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104-2023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对消防控制室在火警处置过程中的操作流程、职责分工和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火警信息的接收与确认。标准指出,当消防控制室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时,值班人员应在1分钟内核实现场情况。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火警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处理,避免因延误而导致火势蔓延。具体操作上,值班员需要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查看报警区域的实时画面,并结合自动报警设备提供的具体位置信息来判断是否真实发生火灾。
其次,在火警确认后的应急响应部分,标准强调了分级响应机制的重要性。对于初期火灾,要求立即启动灭火预案并组织疏散;若火情严重,则需迅速拨打119请求专业消防队支援。同时,还应根据建筑物特点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比如关闭通风系统以防止烟气扩散等。这些步骤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保障人员安全。
再者,关于记录与报告的要求,该标准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所有火警事件都必须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处理经过等内容在内的档案资料,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事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也为后续可能涉及的责任认定提供了依据。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培训考核制度。标准明确指出,从事消防控制室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并且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复训,保持知识技能的更新。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规范,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综上所述,《DB11/T 2104-2023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规范》从多个层面为消防控制室的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值得广大从业者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