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回收的基本要求、回收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PET瓶的回收、分拣和预处理过程。
Title:Recycling Regulations fo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Bott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回收规程》(DB31/T 1399-2023)是上海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PET瓶的回收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PET瓶”的概念,即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一次性饮料包装容器。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明确的范围界定,避免了因理解差异导致的操作失误。
回收渠道
标准规定了多种回收途径,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回收点、商场设置的回收箱以及企业内部的集中收集等。强调了多渠道并行的重要性,确保消费者可以方便地参与回收活动。同时要求各回收站点需具备标识清晰的分类指引,便于公众正确投放。
分拣与清洗
在分拣环节,要求根据颜色、材质纯度等因素进行细致分类。对于清洗过程,则提出了严格的卫生标准,确保去除所有残留物,防止污染其他可回收物品。此外,还特别指出,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化学溶剂的使用量,优先采用物理方法完成清洁工作。
再利用路径
本部分详细描述了经过处理后的PET瓶可能被送往的不同用途领域。例如,可用于制造新的食品级包装材料;也可以作为纺织行业的原料;甚至能够转化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这不仅拓宽了PET瓶的价值链,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环境保护措施
考虑到回收活动本身也可能带来环境影响,标准特别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中实施环保策略。比如控制运输距离以降低碳足迹;选择可持续能源供电设施;妥善处置废弃物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
以上是对DB31/T 1399-2023中几个核心内容的深入剖析。通过遵循该标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PET瓶的循环利用率,还能促进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