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番茄生长过程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参数适宜度评价指标、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设施番茄生产中物联网环境参数的监测与评价。
Title:Evalu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Suitability for Greenhouse Tom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624—2023设施番茄物联网环境参数适宜度评价》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设施番茄生长环境的参数进行科学评估,从而为设施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番茄生产过程中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和评价环境参数适宜度。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在设施农业中种植番茄的情况,并且强调了使用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分析,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环境参数
标准中明确了设施番茄生长所需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
- 温度:要求白天保持在20℃至28℃之间,夜间不低于1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番茄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
- 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到85%范围内。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病害发生,而湿度过低则可能造成叶片干枯。
- 光照强度:建议维持在30000lux以上。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果实产量。
- 二氧化碳浓度:适宜值为300-1500ppm。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数据采集频率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规定了各环境参数的数据采集频率。例如,温度和湿度每小时至少记录一次;光照强度每天至少测量三次;二氧化碳浓度则需要每两小时检测一次。这样频繁的数据采集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将各项指标得分相加得出总分。具体来说,每个指标根据其重要性分配不同的权重系数,然后按照实际测得值与理想值之间的偏差计算得分。最终得分越高表示环境条件越适合番茄生长。
应用实例
某设施番茄生产基地实施了基于此标准的物联网管理系统后,显著提升了番茄品质和产量。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温室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并能立即调整设备运行状态以优化环境条件。此外,系统还具备预警功能,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发送警报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综上所述,《DB37/T 4624—2023设施番茄物联网环境参数适宜度评价》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环境参数标准,还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这项标准对于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设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