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园内标识的分类、设计要求、设置原则及维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各类公园、绿地及其他相关场所的标识设置。
Title:Park Signage Setting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1T 0034-2023《公园标识设置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公园标识系统设置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公园内各类标识的设置原则、种类、内容和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升公园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以下是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标识分类:标准将公园标识分为导向标识、解说标识、警示标识和服务标识四大类。导向标识用于指引方向;解说标识提供景点信息;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服务标识则告知服务设施位置。每种标识都需根据具体功能设计,确保信息清晰准确。
2. 设置位置与高度:导向标识应设在主入口、交叉路口等显眼处,高度一般为1.5米至2米之间,便于行人阅读。解说标识可安装于相关景点附近,高度适当降低以方便儿童和行动不便者查看。警示标识需靠近潜在危险区域,如水体边缘或陡坡处。
3. 图形符号与文字使用:所有标识均应采用国际通用图形符号,并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文字大小应保证从标识前的安全距离外能够清楚辨认。对于多语言环境下的公园,还需提供蒙古语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版本。
4. 材质选择:标识牌材质应具备耐候性、耐用性和易维护性。推荐使用铝合金框架结合防腐木板或塑料复合材料。夜间使用的标识还应考虑反光性能,确保在昏暗条件下仍能被看见。
5. 色彩搭配:不同类型的标识应有明确区分的颜色方案。例如,导向标识通常采用绿色背景配白色文字;警示标识则应用黄色或红色作为主色调,以引起注意。整体色彩搭配需符合视觉舒适度要求,避免造成视觉疲劳。
6. 无障碍设计:为满足特殊人群需求,标识牌底部至少留出0.3米高的空间供轮椅通行。同时,重要信息应通过触觉方式呈现,比如凸起字体或盲文,方便视障人士获取信息。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遵循标准规定,确保公园标识系统的科学合理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