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运行维护要求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Elderly Care Serv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行规范》(DB12/T 1235-2023)是天津市地方标准,为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中,标准强调了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等功能。这意味着平台不仅要能够收集各类养老服务相关的信息,如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等,还要确保这些信息的安全存储,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这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增强了信息透明度。
其次,关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数据加密传输、访问控制以及定期备份等措施。特别是在老年人个人信息的处理上,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不泄露任何敏感信息。这对于维护老年人权益、增强用户信任至关重要。
再者,在服务功能模块设计上,标准提出了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监测、紧急呼叫、活动轨迹跟踪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例如,健康监测模块需实时获取老人生命体征数据,并及时预警异常情况;而紧急呼叫则需要保证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
此外,对于平台运行维护也做出了明确指示,包括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状态、更新软件版本以修复漏洞、培训工作人员掌握最新操作流程等内容。良好的维护工作可以有效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从而保障整个平台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还特别关注用户体验,提倡采用友好的界面设计和便捷的操作方式,让老年人及其家属能够轻松使用各项功能。这一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有助于提升整体满意度。
综上所述,《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行规范》从多个维度对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既注重技术层面的先进性,又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人性化需求。这对于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