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定义、结构和描述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及机构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共享与交换中的元数据编制和应用。
Title:Core Metadata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29-2023《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基本要求、组成结构和具体元素等内容,旨在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政务数据的质量和共享水平。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存储、交换、共享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元数据管理。通过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可以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够有效对接和互操作,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
二、核心元数据组成
根据标准,政务信息资源的核心元数据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基本信息:包括数据名称、来源、创建日期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识别数据的身份和属性。
2. 技术信息:涵盖数据格式、编码方式、文件大小等。这部分内容对于技术支持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数据处理的技术难度和效率。
3. 使用信息:如访问权限、更新频率、使用限制等。这不仅关系到数据的安全性,也影响到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
4. 联系信息:提供数据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便于用户获取进一步的信息或技术支持。
三、关键条文解读
1. 数据名称:要求数据名称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数据的内容。例如,“人口普查数据2020”这样的命名方式就比较直观,便于理解和查找。
2. 数据来源:明确指出数据来源于哪个机构或系统,这对于追溯数据的原始出处非常重要。如果数据来源于多个源头,则需要逐一列出,并标明各自的贡献比例。
3. 更新频率:规定了数据更新的时间间隔,这对于保持数据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每日更新的数据显然比年度更新的数据更具实时性。
4. 访问权限:详细描述了谁有权查看、下载或修改数据。通常分为公开可用、注册后可得以及完全私密三种级别。
5. 数据格式:推荐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比如CSV、JSON等,以保证跨平台兼容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特殊行业的特定需求,允许使用行业专用格式。
6. 联系人信息:至少包含姓名、职务、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四项内容。当遇到问题时,用户可以直接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对DB12/T 1229-2023《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提升政府部门间协作效率,还能促进全社会范围内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