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梨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in Pear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22-2023梨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梨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条款:4.1.1
梨园应设置固定的监测点,每10公顷设立一个监测点,确保覆盖整个梨园区域。监测内容包括梨树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性。通过固定监测点的设置,可以系统地收集数据,为预测和预防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点的数量和分布需合理规划,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生物防治
条款:5.2.1
在梨园内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用于控制蚜虫等害虫数量。释放比例为每公顷释放天敌昆虫不少于10万头。
解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昆虫,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本条款明确了释放天敌的数量要求,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
物理防治
条款:5.3.1
在梨树主干上缠绕防虫胶带,阻止害虫上树。每年春季开始前完成缠绕工作。
解读:物理防治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防虫胶带能够有效阻断害虫的迁移路径,防止其上树危害果实。此措施应在害虫活动高峰期之前实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化学防治
条款:5.4.1
化学农药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施药间隔期不得少于14天,且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期不少于30天。
解读:尽管提倡绿色防控,但在必要时仍需使用化学农药。本条款强调了选择农药的标准和施药的安全间隔期,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以上是对《DB12T 1222-2023梨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梨园管理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