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土地整治工程中现浇混凝土防渗渠的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分项工程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土地整治项目中现浇混凝土防渗渠工程的质量检验与评定。
Title: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Regulations for Cast-in-Place Concrete Seepage Prevention Channel Engineering in Land Consolid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482-2023《土地整治现浇混凝土防渗渠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土地整治工程中现浇混凝土防渗渠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防渗渠施工中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外观质量以及最终的工程质量评定都做出了明确要求,确保防渗渠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满足灌溉等农业需求。
原材料质量控制
根据规程第5.1节,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防渗渠的整体性能。其中,水泥应选用符合GB 175规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宜采用中粗砂,并且要符合JGJ 52的要求;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结构断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也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这在第5.1.3条有明确规定。此外,水的pH值、氯离子含量等指标也需满足相关规定,以防止对混凝土造成腐蚀。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
在施工阶段,第6章强调了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拌制与浇筑等多个环节的重要性。比如,在模板安装时(见第6.2条),模板表面应当平整且接缝严密,以避免漏浆现象的发生;对于钢筋工程(第6.3条),要求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均不得随意更改,且焊接接头的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第7章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外观上,不允许出现影响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裂缝、蜂窝麻面等情况。尺寸偏差方面,规定了轴线位置、截面尺寸、垂直度等多项指标的具体允许范围,如轴线位置偏差不得超过10mm,截面尺寸偏差为+10mm至-5mm之间(详见第7.1条)。
工程质量评定
最后,在工程质量评定部分(第8章),明确了如何根据各分项工程的实际检测结果来综合评价整个项目的质量等级。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和优良两级,评定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检验记录、施工日志、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等文档材料。只有当所有分项工程均达到合格标准,并且主要分部工程达到优良标准时,才能认定该项目整体质量为优良。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现浇混凝土防渗渠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从原材料选择到施工操作再到最终验收,构建了一套完整而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对于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