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膳食服务的基本要求、人员管理、环境与设施设备、采购与储存、加工制作、供餐与配送、清洗消毒、安全与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各类养老机构的膳食服务管理与操作。
Title:Operational Specifications for Dietary Services in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 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5T 150-2021《养老机构膳食服务操作规范》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养老机构膳食服务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从膳食管理、食材采购与储存、加工制作到供餐服务等多个环节对养老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老年人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膳食管理
标准指出,养老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膳食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膳食管理工作,并制定详细的膳食管理制度。这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卫生管理、食品安全责任制度以及应急预案等。同时,机构需定期开展员工培训,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膳食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来说,任何小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养老机构必须重视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食材采购与储存
在食材采购方面,标准要求养老机构应当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作为供货商,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此外,在进货时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件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不得采购来源不明或者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对于储存条件也有明确规定:冷冻冷藏设施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散装食品应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应及时处理等。
解读:此部分着重于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通过严格的采购流程和科学合理的储存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不当操作导致的食物污染风险。尤其是针对老年人而言,他们的身体机能较弱,更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所以更需要谨慎对待每一道工序。
三、加工制作
关于加工制作过程,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例如,厨房布局应合理分区,生熟分开操作;刀具、砧板等工具每次使用前后都要清洗消毒;烹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避免过度加热破坏营养成分等等。
另外还特别提到,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根据其病情特点调整食谱设计,提供低糖、低盐等适合他们需求的餐品。
解读:这些细节体现了人性化关怀理念。不同体质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营养需求,只有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才能真正做到个性化服务。而且良好的操作习惯不仅有助于提升菜品质量,也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供餐服务
最后,在供餐服务环节中,标准强调了礼貌待人、耐心解答疑问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建议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菜品种类,增加时令蔬果的比例,让老人们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美食体验。
解读: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态度能够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与尊重,这对于改善他们的心情、促进身心健康都有着积极作用。而多样化的菜单则可以满足多样化口味偏好,进一步提高就餐满意度。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膳食服务操作规范》为养老机构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从源头到餐桌每一个步骤都被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为老年人提供优质膳食服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