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孔隙透水混凝土(板)路面的设计、材料、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采用多孔隙透水混凝土(板)铺设的路面工程。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Porous Concrete (Slab) Pavement - DB22T 5142-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142-2023 多孔隙透水混凝土(板)路面技术标准》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建设的重要规范。该标准从材料、设计、施工到验收等方面对透水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全面规定,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方面,标准明确要求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性好的碎石或卵石,且粒径范围需控制在5mm至16mm之间。同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级,并且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此外,对于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网等也有具体性能指标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抗裂能力。
其次,在配合比设计上,标准强调了水灰比的重要性。建议水灰比控制在0.28至0.35范围内,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流动性又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透水性能。另外,为了达到良好的透水效果,单位体积内的空隙率应该保持在15%至25%之间,这需要通过精确计算来实现。
再者,在施工环节中,标准特别指出铺设前应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并洒水湿润,以防止因干燥吸水导致的粘结不良问题。摊铺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20cm,并且要确保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裂缝产生。
最后,在质量检验阶段,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例如,外观检查时要注意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蜂窝状孔洞等;力学性能测试可以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机来进行;而透水系数则可通过专门设备测量得到。所有这些数据都将作为判断工程是否合格的关键依据。
综上所述,《DB22/T 5142-2023》为多孔隙透水混凝土(板)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有助于提升此类设施的功能性和耐用性,同时也促进了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