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制砂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应用。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建筑工程中使用机制砂的混凝土和砂浆的生产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nufactured S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Q1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761—2023《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机制砂在建设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机制砂定义与分类
规程明确指出,机制砂是由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人工砂。根据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的不同,机制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其中,Ⅰ类适用于高强度混凝土及特殊工程,Ⅱ类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工程,Ⅲ类则用于砌筑砂浆和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原材料要求
规程强调,用于生产机制砂的原材料应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无杂质的岩石。对于母岩的抗压强度,要求不低于80MPa。此外,原材料中不得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如云母、有机物等。
生产工艺要求
在生产工艺方面,规程规定了破碎、筛分、清洗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例如,破碎设备应保证出料均匀,避免过度破碎导致的过量粉料。筛分过程中,各筛孔尺寸需严格控制,确保成品砂的级配符合标准。
质量检验
规程对机制砂的质量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石粉含量、坚固性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和合格标准。特别是石粉含量,规程要求其不得超过7%。
应用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规程建议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机制砂类别,并给出了相应的配合比设计指导。同时,规程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比如搅拌时间、浇筑速度等,以确保最终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以上是对DB21/T 3761—2023《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