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营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及边坡工程风险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风险评价方法、风险分级与管控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营运山区公路的地质灾害及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Risk Assessment Code for Geological Hazards and Slope Engineering of Operating Mountain Roads in Sichu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88-2023营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及边坡工程风险评价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实施。该标准为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和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风险评价的总体要求中,第4.1条规定了评价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这表明评价过程需要基于实际数据和科学方法,同时要确保结果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第4.2条指出评价工作应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这意味着评价不能仅依赖单一指标,而需全面分析各种可能影响风险的因素。
关于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第5.1条明确了从资料收集到最终报告编制的一系列步骤。其中特别强调了现场调查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关键环节。第5.2条则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确保后续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风险等级划分方面,第6.1条提出了以概率为基础的风险分级体系。该体系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潜在危害程度。第6.2条进一步规定了各级别对应的管理措施建议,如对于高风险区域应采取更为严格的监控和防护措施。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第7.1条要求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等现代技术手段。第7.2条还特别提到,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季节性降水变化对边坡状态的影响。
此外,标准还对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给出了具体指导。根据第8.1条的规定,监测系统的设计应当具备实时性和准确性两大特点;而第8.2条则强调了信息共享机制的重要性,提出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平台,以便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传达相关信息。
总之,《DB51/T 3088-2023》不仅为营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及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框架,而且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规定,力求最大程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