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和防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的监测、诊断与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White Spot Syndrome in Procambarus clark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65-2023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诊断和防控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实施。该标准对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其中临床症状观察要求养殖人员注意虾体表出现白色斑点或斑块,伴随活力下降、摄食减少等现象。病理组织学检查需取患病虾的肝胰腺、鳃等组织进行染色镜检,发现特征性病变。实验室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这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在防控措施方面,标准强调了水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保持水体pH值7.0-8.5,溶解氧大于4mg/L,氨氮低于0.5mg/L。同时提倡合理放养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20只成虾,并定期轮换养殖区域。生物防控措施包括投放适量的鲢鳙鱼控制浮游生物量,以及使用益生菌调节水质微生物平衡。
药物使用上,标准明确规定不得使用违禁药物,推荐采用中草药制剂进行预防保健。当疾病发生时,应立即隔离病虾,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高效低毒消毒剂。同时加强投喂管理,确保营养全面,增强虾体免疫力。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并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系统,包括苗种来源、饲料投喂、水质变化等信息,以便追溯分析发病原因。
总之,《DB51/T 3065-2023》为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风险,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