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铜、锌、铬、镍、铅和镉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上述金属元素的测定。
Title:Fixed pollution source exhaust gas -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zinc, chromium, nickel, lead and cadmium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47-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铜、锌、铬、镍、铅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六种重金属元素(铜、锌、铬、镍、铅和镉)的测定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性
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铜、锌、铬、镍、铅和镉的测定。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于排放这些重金属的企业或设施进行自我监测。标准明确了适用的环境条件和样品采集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采集
标准要求使用适当的采样设备从固定污染源中采集废气样本。采样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且要考虑到风向、风速等因素的影响。采样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也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定,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样品前处理
在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这包括样品的过滤、稀释等步骤,目的是去除杂质并调整样品浓度至适合仪器检测的范围。标准详细描述了每一步骤的操作细节和技术要求,比如滤膜的选择、溶剂的使用等。
测定方法
本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作为主要测定手段。这种方法基于不同金属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其含量。标准规定了仪器的校准程序、工作曲线的建立以及样品测量的具体操作流程。此外,还强调了空白试验的重要性,用以评估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入的误差。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质量,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数据处理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对原始数据的记录方式、异常值的判断标准及处理办法等内容。同时,还要求定期开展内部质控活动,如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测定等,以此验证整个分析过程的准确性。
安全措施
鉴于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在执行本标准时必须遵循相关安全规范。例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妥善处置废弃物等措施都被明确列出。此外,还特别指出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以上就是对DB42/T 2047-2023标准中几个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来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