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建筑属性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文物建筑属性数据的采集、整理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ta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Buildings Attribu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638-2023文物建筑属性数据采集技术规范》是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文物建筑属性数据的采集工作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文物建筑”的概念,即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并被依法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数据采集提供了明确的对象范围,确保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数据采集的基本要求中,强调了采集工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例如,第5.1条指出,数据采集应遵循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的原则,不得随意篡改或遗漏信息。这不仅是对数据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维护文物真实性的必要措施。
再者,关于数据内容的具体规定,标准在第6章中详细列出了需要采集的各项属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文物建筑的历史沿革、结构特征、材料构成、保护状况等。其中,特别提到对于历史沿革的记录,应当追溯至最早可考证的时间点,以便完整反映文物的发展脉络。此外,对于保护状况的评估,则需结合专业检测手段,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可靠。
另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例如,第7章提出,可以采用实地勘查、文献查阅、影像记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数据。特别是在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以保证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最后,标准对数据的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第8章指出,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应妥善保存,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并采取必要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或损坏。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43/T 2638-2023文物建筑属性数据采集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对文物建筑属性数据的采集工作进行了全面指导,为保护和研究文物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