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原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要求、收获与加工、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批准保护的“开原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ertification Trademark - Kaiyua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开原大米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地理标志产品,其标准DB 2112 T 0009—2023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质量要求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开原大米的品种应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这不仅确保了大米的基本品质,还体现了地域特色的重要性。同时,标准对大米的感官指标做出了严格规定,包括色泽、气味、滋味等,要求大米具有正常的色泽和纯正的气味,无异味,口感细腻爽滑。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食用体验,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
其次,在理化指标方面,标准对水分含量、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等关键参数设定了具体数值范围。例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5%,垩白粒率不超过20%,直链淀粉含量在18%-22%之间。这些数据的设定基于科学实验和长期实践经验,旨在保证大米的储存稳定性及煮食品质。
再者,卫生指标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要求开原大米不得检出农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微生物污染等有害物质。特别是对于黄曲霉毒素B1这一可能致癌物,其最大允许量被限定为≤10μg/kg。此外,还需符合国家关于污染物限量的规定,如铅、镉等元素的最大残留限值均需满足相应国家标准。
最后,在检验方法与判定规则上,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流程和技术手段。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来测定上述各项指标,并且明确了当某项指标不合格时如何处理,比如复检程序、最终结论等。这对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开原大米》(DB 2112 T 0009—2023)通过对生产过程控制、成品质量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规范,为推动开原大米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