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乳用双峰驼繁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选种选配、繁殖管理、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及配种记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乳用双峰驼的繁殖管理和技术操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airy Bactrian Camel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505T 165—2023《乳用双峰驼繁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乳用双峰驼繁育的技术规范,为提高骆驼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公驼的选择上,规程明确指出,种公驼应具备优良的遗传性能、健康状况良好且无任何遗传缺陷。这意味着在选择种公驼时,不仅要考虑其体型外貌是否符合标准,还要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确保其遗传品质可靠。此外,还强调了种公驼需要经过专业机构检疫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以防止疾病传播影响整个群体的安全。
其次,在母驼配种时间的选择方面,规程建议根据母驼发情周期来确定最佳配种时机。通常情况下,母驼每年会有一次发情期,持续时间为7-10天左右。为了提高受胎率,在发情初期即开始观察母驼的行为变化,并结合超声波检查确认排卵时间,从而实现精准配种。
再者,关于妊娠管理部分,规程要求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以及母体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比如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供给或实施医疗干预等。同时,还特别提到临近分娩前一个月内要逐步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造成流产风险。
最后,在新生幼崽护理环节中,规程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保温保湿、脐带处理、初乳喂养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流程。尤其是对于初乳摄入量的控制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幼崽免疫系统的建立。一般而言,应在出生后尽快让幼崽吸食初乳,并且每天至少保证两次以上哺乳频率直至断奶为止。
综上所述,《乳用双峰驼繁殖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种到育种全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而且注重细节把控,有助于促进乳用双峰驼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