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土区陡坡地造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造林准备、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及检查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黄土区陡坡地的造林活动及相关生态建设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on Steep Slopes in Loess Plateau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6T 173-2021《黄土区陡坡地造林技术规程》是专门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造林工作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林种选择
规程指出,陡坡地造林应优先选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且能有效固土的树种。例如刺槐、侧柏等乡土树种被推荐为首选。这是因为这些树种不仅能够快速生长,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保持水土的能力。
2. 整地要求
对于整地部分,规程强调了坡度与整地方式之间的关系。当坡度小于25°时,可以采用水平阶整地;而坡度大于等于25°但小于35°时,则建议使用鱼鳞坑整地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并确保苗木成活率。
3. 苗木规格及栽植密度
规程明确了不同树种在陡坡地上造林时所需满足的基本苗木规格。如规定刺槐幼苗高度不得低于80厘米,胸径不小于1厘米;同时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公顷种植量控制在1600株左右。
4. 抚育管理措施
在抚育管理方面,规程提出了具体的养护措施,包括定期修剪枝叶以促进树木健康成长、适时灌溉补充水分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此外还特别提到,在雨季来临之前要对新造林地进行全面检查加固,防止因暴雨导致的滑坡现象发生。
5. 监测评估机制
最后,规程建立了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要求每隔两年对造林成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统计,并将结果上报相关部门备案。通过长期跟踪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
以上就是关于DB6106T 173-2021《黄土区陡坡地造林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