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共享法庭的建设要求、运行管理、服务内容和数字化应用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共享法庭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hared Court - DB33T 129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47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296-2023 共享法庭建设与运行规范》是一项关于共享法庭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了共享法庭的定义和基本要求。共享法庭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特定场所设立的集约化、智能化司法服务平台。它应当具备统一标识、规范布局以及必要的信息化设备等基础条件。这一规定为各地开展共享法庭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其次,在组织架构章节强调了人员配置的重要性。标准指出每个共享法庭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配兼职人员或志愿者。同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均需经过专业培训方可上岗服务。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确保了共享法庭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转。
再者,在服务功能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共享法庭不仅要提供传统的立案咨询、案件查询等功能外,还特别突出了在线调解、远程庭审等新型服务形式的应用。例如,在线调解平台应当支持多方视频通话、文件传输等多种交互方式,以便于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纠纷解决过程。
此外,关于运行管理也有严格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业务考核评估机制以及及时处理群众反馈意见等内容。这些措施旨在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公众满意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安全保护条款。鉴于当前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该标准专门设置了数据加密存储、访问权限控制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综上所述,《DB33/T 1296-2023 共享法庭建设与运行规范》不仅明确了共享法庭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方向,而且在细节处体现出了极高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希望各地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此标准,共同促进我国法治化进程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