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玉米“24”带状复合种植“一调二优三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种植模式、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控及收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ybean-Maize \"24\" Strip Intercropping with \"One Adjustment, Two Optimizations, Three Contr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9T 1226-2023《大豆玉米“24”带状复合种植“一调二优三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徐州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将从重要条文入手,对标准中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应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具体而言,玉米品种需具备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而大豆品种则要耐荫、早熟且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例如,玉米可选择郑单958或登海605等品种,大豆可选用中黄13或齐黄34等品种。这些品种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在复合种植条件下表现出色。
关于播种密度与行比配置
根据标准要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行比配置为2:4,即两行玉米间种植四行大豆。这种布局既能保证玉米获得足够的光照,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标准还规定了适宜的播种密度,玉米每亩种植株数应在3500至4000株之间,大豆则控制在12000至15000株范围内。这样的密度设置有助于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促进两种作物协调发展。
关于施肥管理
肥料施用是确保复合种植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强调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科学配比氮磷钾肥。对于基肥,建议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并配合使用复合肥50公斤左右。追肥阶段,则需要根据作物生长情况灵活调整,一般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各追施尿素10公斤。此外,还提倡施用生物菌肥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作物根系活力。
关于病虫害防控
针对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一调二优三控”的综合防治策略。“一调”是指调节田间小气候,通过合理密植、适期播种等方式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条件;“二优”则是指优化栽培措施,比如采用轮作制度减少连作障碍,以及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三控”指的是加强监测预警,及时采取物理、生物及化学手段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病虫害高发期,应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避免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大豆玉米“24”带状复合种植“一调二优三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品种选择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突出了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理念。这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