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皂荚嫁接的术语和定义、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皂荚树的嫁接育苗及相关林业生产活动。
Title:Soap Pod Graf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7T 15-2023 皂荚嫁接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关于皂荚嫁接技术的规范性文件。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产为目的的皂荚嫁接活动,明确了“砧木”、“接穗”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这些基础概念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避免因理解差异导致的技术偏差。
二、嫁接前准备
1. 砧木选择:要求砧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直径达到一定标准。这确保了嫁接后植株的整体健康状况。
2. 接穗采集:规定接穗应来自优良母树,采自当年生或一年生枝条,并且要保持新鲜。及时处理和保存接穗可以提高成活率。
三、嫁接方法
主要介绍了芽接法和切接法两种常见方式。芽接法适合春季进行,而切接法则多用于秋季。每种方法都详细描述了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比如削面长度、角度以及绑扎松紧度等关键参数。
四、嫁接后的管理
包括伤口保护、肥水供应、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特别强调了定期检查嫁接口愈合情况的重要性,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采取措施。此外还提到合理修剪促进养分集中分配。
五、档案记录
要求建立完整的嫁接档案,记录每次嫁接的时间地点、使用的材料工具及后续管理措施等信息。这样做不仅便于追溯问题源头,也为今后改进技术积累宝贵经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DB3717T 15-2023》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覆盖了皂荚嫁接全过程,对于提升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