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工程竣工阶段信息模型的交付要求、内容、精度和管理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信息模型交付及相关活动。
Title:Delivery Specific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mpletion Information Model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建筑工程竣工信息模型交付规范》(编号为DB3201/T 1145-2023)是一部针对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信息模型交付提供了系统性指导的技术规范。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工程,明确了竣工信息模型在数据准备、模型创建、质量控制及交付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对规范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准备
根据规范第5.1条,数据准备是整个流程的基础工作。它要求收集并整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原始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变更文件以及验收报告等。特别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任何缺失或错误的数据都可能导致后续工作的偏差甚至失败。此外,还规定了对于敏感信息的处理方法,如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部分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保护。
模型创建
第6章专门论述了模型创建的相关事项。首先指出,所构建的信息模型应当能够准确反映建筑物的实际状况,并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 51212的规定。其次,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应采用统一的坐标系和测量基准,确保不同专业之间的模型可以无缝对接。另外,对于复杂结构或者特殊构件,建议使用高精度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作为辅助依据,以提高模型的精确度。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信息模型制作过程之中。规范第7章明确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其中,最核心的是建立了三级检查制度:自检、互检和专检。自检由参与人员对自己负责部分进行初步审查;互检则是在团队内部开展交叉验证;而专检则是由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实施最终审核。同时,还要求建立详细的文档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检查表、测试报告等,以便追溯问题来源并及时纠正。
交付要求
最后,在第8章中详细规定了竣工信息模型的交付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格式标准化,推荐使用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国际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二是内容全面化,涵盖建筑实体、设施设备及其运行维护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三是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文档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访问服务,方便使用者随时随地查阅所需资料。此外,还特别提到,在交付前必须经过业主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移交。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竣工信息模型交付规范》不仅为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信息模型交付提供了明确指引,而且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不仅可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还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