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低效林改造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油茶低效林的改造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nsformation of Low-efficiency Camellia Oil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油茶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DB5117T 74-2023)是四川省达州市发布的关于油茶低效林改造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该规程适用于四川省达州市范围内油茶低效林的改造工作,包括低产林、低质林及低效经营林的提升改造。这表明规程主要针对那些产量低下、质量较差或经营管理不当的油茶林,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改善其生长状况和经济效益。
2. 术语定义
- 油茶低效林:指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或者存在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等问题的油茶林。
- 改造目标:提高单产水平,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抗逆性,实现可持续经营。这些定义明确了什么是需要改造的对象以及改造的目的所在。
3. 改造原则
改造应遵循生态优先、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具体方案。
4. 改造措施
- 抚育管理:定期清理杂草灌木,适当修剪枝条以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 施肥改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施加适量有机肥与无机肥,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 品种更新:对于老化的植株可以采取嫁接换冠的方式引入高产品种。
- 病虫害防控: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威胁。
5. 成效评估
在完成各项改造作业后需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产量变化、经济效益增长幅度以及生态效益改善情况等方面。只有当实际成果达到预期标准时才能认定为成功案例。
6. 档案记录
所有涉及改造活动的相关资料都应当妥善保存归档,包括但不限于实施方案、实施过程照片、检测数据等信息,以便日后查阅参考或作为经验总结的基础材料。
以上内容概括了规程中的核心要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析。希望对你理解这份技术规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