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筠连粉条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管理办法批准保护的筠连粉条。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Junlian Vermicelli - Quality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粉条》(DB5115T 53—2023)是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制定的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当地生产的粉条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原料要求
1. 原料红薯淀粉:应选用本地种植的优质红薯作为原料,确保其新鲜度和纯度。红薯淀粉含量不得低于70%,水分含量不超过14%。这一规定旨在保证粉条的基础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二、生产工艺要求
1. 淀粉糊化:将红薯淀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热至85-90℃,持续搅拌直至完全糊化。此步骤对于形成均匀的粉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后续成型的效果。
2. 成型干燥:通过挤压机将糊化的淀粉浆挤出成条状,并立即送入恒温恒湿环境内进行自然风干或热风干燥处理。要求在4小时内完成初步定型,整个干燥周期控制在24小时以内。这样可以避免因长时间暴露而导致污染或者变质现象的发生。
三、感官指标
1. 色泽:呈金黄色至浅棕色之间,无明显杂质斑点;
2. 形态:条形整齐划一,断面光滑细腻;
3. 滋味气味:具有典型的红薯香味,入口爽滑筋道;
4. 组织结构:内部孔隙分布均匀致密。
四、理化指标
1. 水分含量≤13%;
2. 灰分含量≤1.5%;
3. 酸度(以乳酸计)≤1.0°T;
4. 溶解度≥85%。
五、卫生指标
按照GB 2716的规定执行,特别强调了对重金属铅、汞等有害物质限量值的具体要求。此外还增加了微生物限度检测项目,如菌落总数不得超过5×10⁴ CFU/g,大肠杆菌群不得检出等。
六、检验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感官评定、物理化学测试以及微生物分析等多个方面。其中对于色泽可以通过目视对比色卡来判断;对于组织结构则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切片样品;而对于溶解度测定,则采用特定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称重计算所得。
以上就是关于《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粉条》(DB5115T 53—2023)中部分关键条款的内容及其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从而生产出符合要求且高品质的筠连粉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