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大力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技术、大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牛大力的规范化栽培与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ulia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3/T 36-2023《牛大力栽培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牛大力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要求、种苗生产、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指出,牛大力栽培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pH值在5.5至7.5之间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且需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牛大力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充足,并避免因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二、种苗生产
标准强调种苗繁殖应采用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作为母本,通过组织培养或扦插方式获得优质种苗。种苗移栽前需经过严格检疫,确保不携带任何有害生物。此外,种苗的规格也有明确规定,如茎粗不应小于0.8厘米,高度不低于30厘米等,以保证成活率和后期产量。
三、种植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合理密植是关键。标准建议每亩种植密度为1200至1500株,行距保持在60厘米左右,株距则为50厘米。同时,定期施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则根据生长阶段适时补充氮磷钾复合肥。灌溉方面,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土壤表面干燥时及时浇水,但不能造成积水。
四、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控,标准提倡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物理方法包括设置防虫网、人工捕捉害虫等;生物方法则是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则是在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此外,还应加强田间巡视,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五、采收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指出牛大力一般在种植后第二年的秋季开始收获,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9月至10月。此时药材的有效成分积累达到高峰,品质最佳。采收时应注意保护植株,避免损伤根部,以便次年继续生长。
以上是对DB4413/T 36-2023《牛大力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对从事牛大力种植工作的人员提供实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