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点(段)治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治理流程、技术方法及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点(段)的识别、分析、治理及效果评价。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Points (Seg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21-2023《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点(段)治理技术指南》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交通拥堵治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诊断、评估和治理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旨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改善交通环境。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道路交通拥堵诊断与评估
条文:4.1 交通拥堵诊断
- 内容解析:本条文强调了在进行拥堵治理前,需要对道路现状进行全面细致的诊断。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流量分析、车辆类型分布、高峰时段车流密度等多方面的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准确判断出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如信号灯配时不合理、车道宽度不足或是交叉口设计不科学等。
条文:4.2 交通拥堵评估
- 内容解析:此部分提出了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例如平均行程时间、延误指数以及停车次数等量化标准来衡量道路服务水平。同时要求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趋势变化,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此外还特别指出要重视公众意见调查,确保方案能够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
治理措施
条文:5.1 优化信号控制
- 内容解析:针对信号灯设置不当导致的延误问题,建议采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自适应调节功能。对于特定路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绿波带宽幅值,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另外也可以考虑增设行人过街按钮等方式来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条文:5.2 调整车道布局
- 内容解析:当发现现有车道配置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可通过拓宽或压缩某些车道的方式来重新分配资源。比如将一条普通机动车道改为公交车专用道,或者是在非机动车道旁增加一条临时停车区域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出任何改动之前都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考虑到安全性和可行性等因素。
条文:5.3 实施慢行系统改造
- 内容解析:随着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步行及骑行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通勤的重要选择之一。因此,在治理过程中也应注重完善慢行设施建设,比如修建连续性较好的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同时保证自行车道的连贯性和安全性。此外还可以鼓励共享单车企业合理布局网点,方便市民使用。
监测与维护
条文:6.1 长期监测机制建立
- 内容解析:为了保证治理效果持久稳定,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长期监测体系。这不仅包括定期收集各项性能参数,还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于调整策略。同时也要加强对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防止因老化损坏而影响正常使用。
以上就是对DB52/T 1721-2023中部分核心条款所做的简要说明。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