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黑杨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金黑杨的扦插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olden Black Poplar Cutting Propagation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91—2023 金黑杨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金黑杨扦插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种条采集与处理
1. 种条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母树年龄宜为5-10年生。
2. 采集时间为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采集时要选择直径在1.0cm以上的枝条,剪成长度为15-20cm的插穗,每根插穗保留2-3个芽眼。
3. 插穗剪好后要及时进行蜡封或浸水处理,防止失水影响成活率。蜡封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时间约为1-2分钟;浸水则需将插穗完全浸泡于清水中24小时以上。
二、整地与作床
1.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pH值以6.5-7.5为宜。
2. 在整地过程中,要深翻土壤25-30cm,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磷肥50kg。
3. 作床宽度为1.0-1.2m,长度根据地形确定,床面要平整且略高于四周,便于排水。
三、扦插方法
1. 扦插时间为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芽萌动前,具体时间视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2. 扦插密度为每平方米300-400株,行距30cm,株距20-25cm。
3. 插穗插入土中的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左右,插后要压实土壤并浇透水。
四、苗期管理
1. 浇水:扦插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通常每周浇水1-2次,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频率。
2. 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每月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kg。
3.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松土和除草,保持床面清洁,促进苗木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及时观察苗木状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喷洒。
五、苗木出圃
1. 出圃时间为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
2. 起苗时要尽量保持根系完整,起苗后立即分级包装,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
3. 苗木分级标准:一级苗高50cm以上,地径0.8cm以上;二级苗高40-50cm,地径0.6-0.8cm;三级苗高30-40cm,地径0.4-0.6cm。
以上是《DB14T 2791—2023 金黑杨扦插育苗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环节的重要条文解读,希望对从事金黑杨育苗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