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泥质盐碱地日光温室葡萄种植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滨海泥质盐碱地区域内日光温室葡萄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pe Cultivation in Solar Greenhouses on Coastal Saline-Alkali Mudfl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2T 556-2022滨海泥质盐碱地日光温室葡萄种植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唐山市发布的关于在滨海泥质盐碱地条件下,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的技术规范。该规程从选址、园地建设到栽培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1. 规程指出,日光温室应建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厚度不低于60厘米的地块上。同时要求地下水位低于1.5米,并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这一规定旨在避免因地势低洼导致的积水问题,以及过高地下水位对根系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2. 强调温室朝向宜为南偏东5°至10°,跨度不超过8米,脊高不低于3.5米。合理的朝向可以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而适宜的跨度和高度则有助于保持温室内温度均匀分布,促进葡萄植株健康生长。
二、园地建设
1. 要求先通过深翻改良土壤,将表层盐碱土翻至地下40厘米以下,并施入腐熟有机肥每亩不少于3立方米。这一步骤对于降低土壤盐分含量至关重要,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2. 建议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滴头间距控制在30-40厘米之间,确保水分能够均匀到达每株葡萄根部。滴灌不仅节水高效,还能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定植时株距设定为1.2-1.5米,行距为3-3.5米。适当的密度设置既保证了通风透光性,又便于后期田间操作。
2. 提倡采用“V”形整枝方式,主蔓高度保持在1.5-1.7米范围内。这种整形方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增强抗风能力并提高果实品质。
3. 在冬季修剪过程中,留芽量应根据品种特性及当年产量目标确定,一般每个结果母枝保留8-12个饱满芽即可。合理控制留芽数量有助于平衡营养供给,避免出现大小年现象。
四、病虫害防治
1. 鼓励使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频率。物理防控手段安全环保,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2. 对于霜霉病等常见病害,规程建议采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进行预防喷雾,每隔7-10天处理一次直至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及时有效的病害管理措施可有效保护葡萄植株免受侵害。
五、采收与贮藏
1. 成熟度判断依据糖酸比指标,即总糖含量不低于16%,可滴定酸含量控制在0.5%-0.8%范围内。准确把握最佳采摘时机是确保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
2. 采后需迅速预冷至1℃左右,并转入冷库保存,库内温度维持在0±0.5℃,相对湿度90%-95%之间。严格的贮藏条件有助于延长保鲜期,保持果实新鲜度。
综上所述,《DB1302T 556-2022滨海泥质盐碱地日光温室葡萄种植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为从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遵循这些规范,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优质高效的葡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