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闲田(单作玉米)利用毛叶苕子进行培肥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翻压还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冬闲田(单作玉米)区域的毛叶苕子培肥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rtilization with Vicia villosa in Winter Idle Fields (Single-crop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4T 424-2023冬闲田(单作玉米)毛叶苕子培肥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河北省邯郸市地区农业生产的标准文件,旨在通过合理利用冬闲田资源,种植毛叶苕子这一绿肥作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后续的玉米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邯郸市及周边区域内的冬闲田,特别是那些计划次年种植单作玉米的农田。此规定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应用场景,确保了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毛叶苕子:一种豆科植物,具有固氮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2. 培肥:指通过施加有机物料或生物措施来增加土壤养分的过程。
这些术语的明确定义有助于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遵循统一的标准。
三、栽培管理
1. 播种时间:应在秋季霜降后至立冬前完成播种工作。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扎根。
2.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者撒播均可,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之间。这样既便于后期管理又可充分利用土地面积。
3. 施肥要求: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少于2吨;追肥则根据苗情适时适量补充氮磷钾复合肥料。
4. 灌溉排水: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涝害发生;干旱时需保证充足水分供应。
四、收获与翻压
1. 当毛叶苕子植株高度达到50-70厘米且大部分花序结荚时即可开始收割。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到其营养价值以及对土壤改良的效果。
2. 收割后的植株应立即粉碎并均匀摊铺于地表,然后结合耕翻将其埋入土层深处。翻压深度一般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为宜。
以上就是关于《DB1304T 424-2023冬闲田(单作玉米)毛叶苕子培肥技术规程》的一些重要条文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