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大麦干草调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调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饲用大麦干草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Barley Fodder Ha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046—2023饲用大麦干草调制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饲用大麦干草调制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饲用大麦干草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大麦作为原料。这意味着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使用受污染的大麦,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
其次,在收获时机上,规定应在大麦蜡熟期至完熟期之间进行收获。这一阶段的大麦籽粒含水量较低,茎叶纤维含量适中,既有利于后续加工,也能保持较好的营养成分。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干草的质量。
对于干燥方法的选择,推荐采用自然晾晒和机械干燥相结合的方式。自然晾晒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而机械干燥则能够有效应对不良天气条件,确保干草水分快速降至安全水平(通常为14%-16%)。此外,还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时间过长导致营养成分损失。
储存环节也至关重要,标准强调要将干草储存在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地方,并定期检查防止霉变。同时建议采取密封包装措施延长保存期限,这对于维持饲料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质量检测方面,明确规定了感官指标如颜色、气味等以及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等的具体要求。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饲用价值,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检测程序。
最后,整个生产流程应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噪音污染,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等。
综上所述,《DB15/T 3046—2023饲用大麦干草调制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入库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为实现高质量饲用大麦干草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还能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