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树大径级用材林修枝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修枝原则、修枝工具、修枝方法及修枝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杨树大径级用材林的修枝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uning of Large-diameter Poplar Timber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修枝技术规程》(DB21/T 3744—2023)是一项专门针对杨树大径级用材林修枝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修枝措施提高木材质量和产量。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修枝时间
条文规定: 修枝应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
解读: 春季萌芽前修枝可以避免新生枝条受到损伤,同时减少病虫害侵入的机会;而秋季落叶后修枝则有利于树木储存养分,促进次年生长。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修枝对于保证树木健康至关重要。
修枝高度
条文规定: 大径级用材林修枝高度应控制在树高的一半以下。
解读: 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杨树的生长特性考虑的。过高的修枝会影响光合作用面积,进而影响树木的整体生长发育。保持适当的修枝高度有助于维持树木的生理平衡,确保其正常生长。
修枝方法
条文规定: 应采用平切法进行修枝,切口应光滑平整,并涂抹防腐剂防止感染。
解读: 平切法能够有效减少伤口面积,降低水分蒸发速度,同时便于伤口愈合。使用防腐剂可以有效预防病菌入侵,保护修剪后的树枝不受侵害。正确的修枝方法不仅关系到树木的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到最终木材的质量。
病虫害防治
条文规定: 在修枝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存在病虫害迹象,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
解读: 杨树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威胁,特别是在修枝造成的创伤处更容易成为病虫害侵入的通道。因此,在修枝时要仔细检查树体状态,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以维护整个林地的生态安全。
以上是对《杨树大径级用材林修枝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技术要求,不仅可以提高杨树大径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