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李果实采收、贮藏前准备、贮藏条件、管理措施及出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李果实的贮藏保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of Pl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740—2023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李子的贮藏和保鲜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贮藏环境要求
- 温度控制:标准规定李子的最佳贮藏温度为0℃至1℃之间。这样的低温可以有效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活动,延长保鲜期。
- 湿度管理: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到95%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果实品质,过高可能导致腐烂,过低则会使果实失水皱缩。
预冷处理
- 预冷时间:要求在采摘后6小时内完成预冷。快速降温能够减少果实内部的热损伤,提高后续贮藏效果。
- 预冷方法:推荐使用强制通风冷却法,这种方法效率高且均匀性好,有助于确保每个果实都能达到理想的初始温度。
包装与运输
- 包装材料选择:采用透气性良好的塑料筐作为包装容器,既能保护果实不受机械损伤又能保证空气流通。
- 堆码方式:堆码时需遵循“五距”原则(即顶距、灯距、墙距、柱距、垛距),以利于通风散热并防止交叉污染。
检疫与检测
- 病虫害检查:入库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病虫害检查,确保无任何有害生物存在。
- 质量检测:定期对贮藏中的李子进行外观、硬度、糖度等指标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些条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李子贮藏保鲜管理体系,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延长货架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灵活调整相关参数,确保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