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桑枝作为原料进行大球盖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与堆制、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桑枝为主要原料的大球盖菇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Part 1: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using Mulberry Branc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40.1-2023 桑枝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桑枝栽培大球盖菇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菌种质量要求、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解读:
在产地环境要求中,明确规定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pH值5.5-7.5的地块。这主要是因为大球盖菇生长需要适宜的酸碱度,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关于菌种质量,要求菌种纯正无污染,菌丝生长健壮且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生产中要严格检查菌种质量,确保没有杂菌污染,这是保证出菇质量和产量的基础。
在栽培技术方面,强调将桑枝粉碎至2-5厘米长,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堆料时要分层铺撒,每层厚度约20厘米,并适当压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菌丝生长的微环境。
对于田间管理,指出覆土后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同时定期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病害发生。这些措施有助于调节温湿度平衡,促进子实体分化和生长。
病虫害防治上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人工捕捉等手段;化学药剂使用需谨慎,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最后,在采收环节建议当子实体伞盖展开但未平展时及时采摘,这样既能保证口感又不影响后续出菇。采摘时要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