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国白蛾生物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天敌昆虫的繁育与释放技术、监测与效果评价以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控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Hyphantria cun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30-2023《美国白蛾生物防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美国白蛾生物防控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美国白蛾、生物防治等关键术语的概念。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确保所有参与人员对术语有统一理解。
2. 防控原则:强调以生态平衡为导向,采用综合治理策略。这包括合理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多种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 监测与预警: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巡查林地,及时发现并记录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当虫口密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 生物防治措施:
- 释放天敌昆虫:如周氏啮小蜂,应在美国白蛾幼虫期投放,每公顷释放量不少于3万头。
- 施用微生物制剂:推荐使用白僵菌粉剂,稀释后均匀喷洒于受害植株上,药液浓度需符合说明书要求。
5. 效果评估:防控结束后,需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调查处理区域内的虫口密度变化来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6. 安全防护:从事生物防治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所用产品的性质及使用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7. 档案管理:详细记录每次防治活动的时间、地点、方法、用药种类及剂量等内容,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便于日后查阅与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内容概括了该标准的主要框架和重点内容,有助于理解和实施有效的美国白蛾生物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