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果沙棘绿色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大果沙棘的绿色生产。
Title:Gree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ecialty Forest Fruits - Sea Buckth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2989-2022《特色林果 大果沙棘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大果沙棘绿色生产的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规定了大果沙棘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苗木繁育、建园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新疆地区大果沙棘的绿色生产。
2. 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2的规定,土壤pH值应在6.0~8.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且无工业“三废”污染。这一条强调了环境质量对大果沙棘品质的重要性,确保其生长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中。
3. 苗木繁育:规定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培育苗木,并要求种苗必须经过检疫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此外,还明确了苗木规格,如苗高不得低于30cm,地径不小于0.3cm等。这些具体指标有助于保证种植初期的质量控制。
4. 建园管理:建议株行距为2m×3m或3m×4m,每公顷种植密度不超过1670株。同时指出新建果园应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并提倡采用滴灌技术节约水资源。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科学的灌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减少水分浪费。
5. 土肥水管理:提倡施用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每年秋季结合深翻埋入土层中。追肥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按需适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在水分管理上,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浇水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频率。
6.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进行防控。对于化学药剂的选择也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尽量减少残留风险。另外,定期巡查田间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也非常重要。
7. 采收与贮藏:当果实颜色由橙黄色转变为深红色时即可开始采摘作业。收获后的鲜果应当尽快运送到冷库存放,温度控制在0℃~4℃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最长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果实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特色林果 大果沙棘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导,旨在促进新疆地区大果沙棘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障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