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包括生产基地选择、种薯选择、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质量控制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Key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duction of Potato Miniset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6T 105-2023《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技术规程》是云南省针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种薯繁育、田间管理到收获储藏等各个环节,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薯繁育环节中,标准明确指出种薯来源必须清晰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这意味着在开始种植之前,需要确保所使用的种薯来自合法渠道,并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此外,还强调了种薯的健康状况检查,要求无病虫害感染,这对于保证后续生长阶段的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在田间管理部分,标准特别强调了土壤条件的选择与处理。适宜的土壤类型和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促进作物健康成长。同时,还规定了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马铃薯,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
再者,关于施肥灌溉管理,标准提倡采用科学配方施肥方法,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肥料种类及施用量。对于灌溉而言,则需注意水量控制,既要满足植株需求又不可过量以免造成积水现象。
最后,在收获与储藏阶段,标准提出了严格的采收时间选择原则,即当块茎达到生理成熟但尚未完全木质化时即可采收。之后还需经过分级整理才能入库储存,期间要保持低温干燥环境,防止霉变腐烂等问题出现。
综上所述,《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技术规程》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整体水平提供了详尽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措施,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