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喷粉型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建筑门窗、幕墙及其他相关领域使用的喷粉处理铝合金建筑型材。
Title:Aluminum Alloy Building Profiles - Powder Coated Profi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H4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5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铝合金建筑型材喷粉型材标准(TFSS 13-2024)与旧版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优化。本文将聚焦于“表面处理厚度要求”的变化,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在TFSS 13-2024中,对于喷粉型材的表面处理厚度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旧版标准中,对粉末涂层厚度的要求较为宽松,仅规定了最低值为40微米。而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这一最低值至50微米,还增加了对平均厚度的要求——即粉末涂层的整体均匀性也成为了考核指标之一。
这种调整的背后是基于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反馈和技术进步。提高涂层厚度可以显著增强型材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这对于长期暴露在外墙环境下的建筑型材尤为重要。同时,强调平均厚度有助于确保每根型材都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避免因局部过薄而导致早期损坏的情况发生。
为了满足新的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精确的控制措施。例如,选用高品质的喷涂设备以保证涂层分布的一致性;定期校准检测仪器来监控涂层厚度;以及实施严格的工艺流程管理等。此外,还应加强对原材料的选择,选择那些能够形成更厚且更均匀涂层的优质粉末涂料。
总之,《铝合金建筑型材—喷粉型材》(TFSS 13-2024)通过提高表面处理厚度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这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积极适应这些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符合最新行业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