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秋葵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黄秋葵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Okra Diseases and Pests - DB13T 570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706-2023《黄秋葵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秋葵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保障黄秋葵品质和产量。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防控原则与总体要求
标准指出,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调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特别提到,优先使用非化学手段,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等。这表明在实际操作中,种植者需首先考虑生态友好的方法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种子处理
对于种子处理部分,规定了种子消毒的具体方法。例如,可以用温水浸泡种子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催芽播种。这样做可以有效杀灭附着于种子表面或内部的病原菌,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率。此外,还建议选择经过检疫认证的健康种苗进行种植,以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传播。
3.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科学施肥的重要性。提倡施用有机肥,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整化肥用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株徒长而降低抗逆性。同时,要求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残体,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这对于减轻病虫害压力至关重要。
4. 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措施包括设置防虫网、安装诱捕器等。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阻隔害虫进入田块或者诱杀害虫成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密度的目的。特别是在黄秋葵开花结果期,加强物理防护可以显著减少果实受害情况。
5. 生物制剂的应用
生物制剂的应用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推荐使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对特定害虫进行生物防治。这类产品不仅效果持久而且对环境友好,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正确配比稀释后喷洒,确保最佳使用效果。
6. 化学药剂的选择与使用
尽管标准提倡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但在必要情况下也提供了指导性的用药方案。例如针对某些难以通过其他方式控制的重大病害或暴发性强的害虫,可以选择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应急处理。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并注意交替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
7.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最后,标准还提到了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性。这包括定期巡查田间状况,记录病虫害发生动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作物生长环境变化等。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综上所述,《黄秋葵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技术措施,共同促进黄秋葵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