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麝人工繁育过程中生产记录的内容、格式、填写要求及存档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林麝人工繁育场的生产记录管理。
Title:Norm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Linshu - Part 5: Production Reco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447.5-2023《林麝人工繁育规范 第5部分:生产记录》对林麝人工繁育过程中的生产记录进行了系统规范,这是确保养殖活动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3 生产记录要求
3.1 明确规定了生产记录应包括的内容,如个体信息登记表、繁殖记录表、疾病防治记录表等。这些表格的设计旨在全面覆盖林麝从出生到出栏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一步都有据可查。例如,个体信息登记表需要记录林麝的编号、性别、出生日期、亲本信息等基本信息,这有助于建立完整的谱系档案,为后续的遗传管理提供依据。
3.2 强调了记录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所有记录必须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并且要在相关事件发生后立即填写,避免事后补记导致的信息失真。这一点对于疾病的诊断与预防尤为重要,及时准确的记录可以迅速识别问题并采取措施。
4 记录格式与保存
4.1 对于记录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统一的表格模板、清晰的字体大小及排版布局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信息的检索与分析,同时也方便各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比如,疾病防治记录表应当包含发病时间、症状描述、治疗方案以及用药剂量等内容,且所有数据均需采用国际单位制表示。
4.2 规定了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这一规定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满足了长期研究和追溯的需求。特别是在涉及食品安全或环境影响评估时,长期保存的记录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5 数据处理与应用
5.1 提出了定期汇总分析的要求,建议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数据整理工作。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据此调整饲养策略。例如,通过对饲料消耗量的数据分析,可以优化饲料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5.2 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可以考虑引入电子信息系统来管理生产记录,这样不仅能减少人为错误,还能实现数据共享与远程监控。例如,使用二维码技术标识每只林麝,扫描即可获取其全部历史记录,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
综上所述,《林麝人工繁育规范 第5部分:生产记录》为林麝养殖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通过对记录内容、格式、保存方式及应用方法的明确规定,有效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