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麝人工繁育中场舍建设的要求、设计原则、选址、布局、设施设备及卫生防疫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林麝人工繁育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Title:Norm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Musk Deer - Part 1: Shelter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447.1-2023《林麝人工繁育规范 第1部分:场舍建设》是陕西省地方标准,为林麝的人工繁育提供了科学的场舍建设指导。以下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场址选择方面,标准要求场址应远离污染源和主要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并且要具备良好的水源条件和电力供应。这主要是考虑到环境因素对林麝健康的影响以及日常管理的需求。
其次,关于场舍布局,标准规定了生活区、生产区与废弃物处理区应当分开设置,并且生产区内还需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如繁殖区、幼崽培育区等。这种分区设计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并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建筑结构的要求,标准强调墙壁需采用砖混或钢结构材料建造以确保坚固耐用;屋顶则推荐使用彩钢板作为覆盖物同时内部加装保温层来适应不同季节温差变化;地面铺设防滑瓷砖或者混凝土硬化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积水及污垢积累。
通风与光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标准指出每间圈舍都必须安装自然通风窗和机械排风装置,并且窗户面积占墙体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5%;此外每个圈舍还应该保证每天至少有6小时以上的自然光线照射时间。
安全防护措施同样至关重要。标准要求所有圈舍外围均需设置高度不低于2米的铁丝网围栏,并且在进出口处安装双重门锁系统以防意外逃逸事件发生。同时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操作通道两侧应加装防护栏杆。
最后,在清洁消毒制度上,标准提出了定期清扫制度以及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来进行全面杀菌处理的具体要求。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从而保障整个养殖系统的卫生状况良好。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林麝人工繁育规范 第1部分:场舍建设》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林麝的人工繁育提供了一套完整而细致的标准体系,这对于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