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山区旱地宜机化整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整治内容与技术要求、施工要求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丘陵山区旱地的宜机化整治工作,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基础条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ation-oriented Improvement of Upland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496-2022《丘陵山区旱地宜机化整治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和山区地区旱地农田进行机械化作业环境改造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宜机化整治”这一概念,即通过土地平整、田块归并、灌溉与排水系统优化等措施,使丘陵山区旱地具备适合农业机械作业的条件。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整治原则
标准提出了多项整治原则,包括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可持续发展等。这些原则强调在实施整治工程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保整治后的农田既能满足当前的农业生产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技术要求
# 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宜机化整治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规定了土地平整的具体要求,如坡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田面平整度达到特定标准。此外,还要求在平整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原有土壤结构的破坏,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 田块归并
为了便于机械化操作,标准建议将小块田地合并成大块田地。具体做法包括清除田间障碍物,合理规划田块边界,使得每个田块面积适中且形状规整。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还能提高耕种效率。
# 灌溉与排水系统
良好的灌溉与排水系统是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灌溉渠系网络,确保水源能够均匀分布到每一块田地;同时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避免雨季积水造成灾害。此外,还提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以节约水资源。
施工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同样至关重要。标准指出,在整个整治项目实施期间,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验收标准
最后,标准明确了验收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整治效果,检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形成完整的档案记录。只有经过严格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丘陵山区旱地宜机化整治技术规范》为如何有效地开展此类整治活动提供了全面而详细的指导。它不仅有助于改善丘陵山区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而且对于推动整个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