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供港澳豆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供港澳豆杯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ean Curd Cups for Hong Kong and Macao Suppl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486-2022《供港澳豆杯生产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供港澳豆杯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港澳市场的高标准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原料选择:标准明确指出,用于生产豆杯的原材料应为新鲜、无污染的大豆。具体要求包括大豆不得含有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且在收获后需尽快加工以保持其新鲜度。这一规定旨在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
2. 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成型等环节。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技术参数要求。例如,在煮浆阶段,温度需控制在90℃以上并持续10分钟以上,以充分杀菌同时不影响产品口感。
3. 质量检验:成品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其中特别强调了重金属含量(如铅、汞)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值,并且不允许存在致病菌。这不仅保障了消费者健康,也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 包装与贮运:关于包装材料的选择,标准建议采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并且在包装过程中要防止二次污染。对于运输条件,则要求使用冷藏车或具备相应保温措施的车辆,确保在整个物流链中维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5. 追溯体系建立:为了更好地管理产品质量,标准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的要求。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记录每一批次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号以及流向信息等内容,以便于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供港澳豆杯生产技术规程》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到最终销售的全过程管理,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这对于提升广西地区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似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