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产地环境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产地环境质量的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Potato Origin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56—2023《马铃薯产地环境评价技术规范》是山西省地方标准,旨在科学评估马铃薯种植地的环境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标准规定了马铃薯产地周围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马铃薯植株的健康生长。例如,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优先考虑远离工业污染源的地方。
2.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养分吸收;有机质含量不足会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根系发育。此外,铅、镉、汞等重金属超标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在实际操作中,需定期检测土壤样本,并根据结果调整施肥方案或采取改良措施。
3. 水质要求
灌溉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马铃薯的品质。标准对水质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细菌总数等不得超过规定限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灌溉用水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以防止病害传播。建议采用清洁的地表水或经过处理的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
4. 生态系统完整性
除了物理化学因素外,还需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因此,在规划马铃薯生产基地时,应尽量保持原有植被覆盖,避免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
以上仅为部分重要内容解析,完整掌握还需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学习标准全文。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