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马铃薯复播冬小麦的高产栽培。
Title:Potato Relay Cropping Winter Wheat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50—2023 马铃薯复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马铃薯与冬小麦高效轮作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促进粮食增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在品种选择上,要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抗病品种。例如晋薯16号作为马铃薯主栽品种,要确保种薯质量达到一级以上标准,芽眼饱满无病斑。
播种环节需注意密度控制。马铃薯推荐种植密度为每亩4000-4500株,冬小麦则以每亩基本苗22万左右为宜。播种深度应保持在3-5厘米之间,覆土均匀。
施肥管理方面强调科学配比。马铃薯基肥施用量占总量的70%,氮磷钾比例约为2:1:2;冬小麦则需注重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提倡测土配方施肥。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措施。马铃薯主要预防晚疫病,可采用药剂拌种和田间喷雾相结合的方式;冬小麦则要注意蚜虫和赤霉病的监控,及时开展统防统治。
灌溉安排要因地制宜。马铃薯生育期需水量较大,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而冬小麦则应重点抓好越冬前和拔节期的水分供给。
收获时机把握至关重要。马铃薯应在植株枯黄、块茎成熟时收获;冬小麦则以蜡熟末期为最佳收获时期,防止过早或过晚造成产量损失。
这些核心内容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实现马铃薯与冬小麦复种模式下的稳产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