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水虻繁育的场地要求、种虫选择与保存、繁殖技术、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水虻的规模化繁育及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ermetia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410-2023黑水虻繁育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黑水虻的繁育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为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5.1 繁殖环境】
繁殖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方。场地周围需设置防逃设施以防止黑水虻逃逸。同时要保证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影响其正常繁殖。
【5.2 种虫选择】
种虫质量直接影响后代品质,因此要挑选健康无病害、活力强的成虫作为种虫。具体要求包括体色正常、体型匀称、活动力旺盛等特征。此外还需注意种虫来源的可靠性,优先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种群。
【6.1 饲料配比】
幼虫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饲料配方中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一般推荐比例为:粗蛋白含量不低于20%,粗脂肪含量控制在8%-10%之间。同时要注意定期更换新鲜原料,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7.1 温湿度管理】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黑水虻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最适温区为25℃-35℃,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生长速度甚至导致死亡。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较为理想,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病害,而过低则会影响卵孵化率。
【8.1 虫粪处理】
虫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在收集后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堆肥发酵法、生物降解法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杀灭其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并转化为高效环保型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以上就是关于DB41/T 2410-2023中几个重要部分的具体解析。遵循此标准能够提高黑水虻养殖的成功率,促进这一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