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护边员的职责、选聘条件、培训要求、工作规范及考核机制。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护边员的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Border Gu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986—2023护边员管理规范》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护边员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护边员的招聘、培训、职责、考核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边境地区安全管理水平。
其中重要条文包括:
1. 护边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年满18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这一条明确了护边员的准入门槛,确保人员素质符合要求。
2. 护边员的主要职责:协助公安机关维护边境地区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开展边境巡逻,发现并报告边境异常情况。这明确了护边员的工作重点,是其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3. 培训要求:新录用护边员需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边防政策、应急处置等。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24学时。这体现了专业培训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护边员的能力水平。
4. 考核制度:建立护边员绩效考核机制,从政治思想、工作表现、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续聘的重要依据。这有利于调动护边员的积极性,促进队伍健康发展。
5. 劳动保护:为护边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定期组织健康检查。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护边员权益的保障,也是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6. 档案管理:建立护边员个人档案,记录基本信息、培训情况、考核结果等内容。档案资料应妥善保管,便于查询和管理。这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7. 应急预案:制定护边员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实战能力。这一措施有助于应对突发状况,保障护边员的安全。
这些条文构成了护边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框架,对于加强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