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螺底播增殖的海域选择、苗种选择与投放、增殖管理、采捕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海域内香螺的底播增殖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callop Bottom Stock Enhanc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720—2023《香螺底播增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香螺底播增殖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香螺的底播环境选择、苗种质量要求、放流规格、底播密度以及后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香螺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首先,在底播环境的选择上,标准要求养殖区域应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水深一般在5-20米之间,且海底平坦,泥沙混合比例适中,有利于香螺附着生长。同时,养殖区需远离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排放口,确保海水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其次,关于苗种的质量要求,标准规定用于底播的香螺苗种必须来源于正规的育苗场,并经过检疫合格。苗种规格要均匀一致,个体大小差异不超过平均体长的20%,健康无病害。此外,苗种放流前需要适应养殖环境一段时间,以降低运输带来的应激反应。
对于放流规格,标准建议选择壳高超过3厘米的香螺苗种进行底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天敌侵害的风险,提高存活率。而底播密度则根据底质情况确定,通常每平方米放流100-300只苗种较为适宜,过密会导致竞争加剧影响生长。
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强调定期监测水质变化,保持适宜的盐度(25-35)和温度范围(5-25℃)。同时,要密切关注香螺的摄食活动,适时投喂藻类等天然饵料补充营养。还需定期检查防逃设施,防止因台风或其他自然灾害导致苗种流失。
最后,标准还特别指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环保措施,避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通过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能够显著提升香螺底播增殖的效果,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