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区一刻钟生活圈的建设原则、基本要求、服务设施配置、运营管理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河南省内城市城区一刻钟生活圈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15-minute Living Circle in Urba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6T 94-2023城区一刻钟生活圈建设规范》是河南省鹤壁市发布的关于城市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第三条明确提出“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核心”的原则。这意味着生活圈的规划和建设要以居民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确保提供的服务能够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购物、餐饮、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这一原则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调研社区居民的具体需求,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其次,在第五条中强调了“便捷可达性”的要求。具体规定了步行15分钟内应能到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超市、菜市场、药店、银行网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这一定量指标为生活圈的服务半径设定了明确的标准,有助于指导实际操作中的空间布局设计,确保居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所需服务。
再者,标准第十二条专门就“多样化服务供给”做出了规定。要求生活圈内应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不仅包括基础性的便民服务,还应涵盖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提升生活质量的服务项目。这表明生活圈不仅仅是满足生存需求的空间,更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居民需求。
此外,标准第十五条还特别关注了“智慧化管理与运营”。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比如利用手机应用程序提供预约挂号、在线缴费等功能,或者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这种智慧化手段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服务的质量,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标准在第二十条提出了“公众参与机制”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在生活圈规划编制、实施监督以及效果评估等环节都要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生活圈持续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DB4106T 94-2023城区一刻钟生活圈建设规范》从多个维度对生活圈建设进行了全面规范,既有宏观的方向指引,也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对于指导各地开展相关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