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的基本要求、检验项目、检验频次、检验方法、检验记录及不合格品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厂检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 Release Inspection of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6T 93-2023《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管理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出厂检验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第5.1条:检验人员资质要求
本条明确规定了从事出厂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具体而言,检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熟悉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这一规定强调了人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第5.2条:检验设备与设施
要求企业配备符合国家计量标准且定期校准的检测仪器设备,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规模和技术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同时注重维护保养,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正常运营。
# 第6.1条:样品采集与保存
强调了样品采集过程中的代表性以及保存条件的重要性。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反映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而适当的保存措施则可以防止样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并记录详细信息以便追溯。
# 第7.1条:检验项目与频率
明确了不同类型食品所需开展的具体检验项目及其最低检验频次。例如对于乳制品来说,除了常规理化指标外还需特别关注微生物限度等敏感参数。此外还指出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增加抽检次数以排查隐患。此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念,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 第8.1条:检验报告管理
规定了检验完成后形成书面或电子形式的正式文件,并妥善存档备查。报告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样品基本信息、检测依据、结果判定等内容。这样做既便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质量争议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持。
# 第9.1条: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当发现某批次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必须按照既定程序立即停止发货,并对已发出的产品实施召回。同时要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直至重新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流通。此条款突出了闭环管理的思想,强调了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管理规范》涵盖了食品生产企业的方方面面,为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出厂检验体系提供了明确指引。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落实,共同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