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有性杂交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有性杂交育种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Potato Sexual Hybridiz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DB15/T 2960—2023)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马铃薯有性杂交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有性杂交”、“亲本选择”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有性杂交”是指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使不同品种或种间的马铃薯进行交配繁殖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确保所有参与者对术语的理解一致,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操作失误。
二、亲本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亲本应具备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等特点,并且要求每个亲本群体的数量不少于50株。此外还强调了亲本的选择要基于遗传背景差异大、互补性强的原则。对于亲本的处理,包括去杂去劣、隔离种植等内容,以保证亲本的质量。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杂交后代的整体品质,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部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如合理密植、水肥调控等。其中提到播种前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生长期要注意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开花期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另外还要定期巡查田块,及时防治病虫害。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为获得优良种子创造条件。
四、花期调控与人工授粉
为了提高结实率,标准建议采用花期调控技术来延长花期。当母本进入盛花期时开始人工授粉工作,每天上午8-10点进行最佳。每次授粉后都要做好记录,包括日期、时间、授粉组合等情况。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杂交的成功与否,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五、种子收获与保存
当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自然脱落造成损失。收获后的种子需要经过清洗晾晒才能入库保存。标准特别强调了种子含水量不得超过一定数值,并且要放在通风干燥处存放,防止霉变。这样可以有效延长种子寿命,保证下次播种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六、试验示范与推广
最后标准还鼓励开展试验示范活动,通过对不同组合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表现优异的杂交组合用于大面积生产应用。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技术。
以上就是对《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DB15/T 2960—2023)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技术,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